一、財政預算執行情況
(一)一般公共預算執行情況
2022年,縣十八屆人大常委會第8次會議批準我縣地方財政收入調整為36726萬元,支出預算調整為250096萬元。預算完成情況具體如下:
1.財政收入完成情況
2022年,全縣地方財政收入完成42411萬元,因國家實施組合式減稅降費政策,2022年增值稅留抵退稅調庫5436萬元,剔除留抵退稅后,地方財政收入為36975萬元,完成調整預算的100.7%。主要收入項目完成情況:增值稅完成4632萬元,下降45.5%;企業所得稅完成1530萬元,增長50.5%;城市維護建設稅完成1419萬元,下降19.5%;房產稅完成1038萬元,下降1.8%;印花稅完成611萬元,下降9.9%;城鎮土地使用稅完成1512萬元,增長0.1%;土地增值稅完成2993萬元,下降31.5%;車船稅完成550萬元,增長40.3%;耕地占用稅完成2050萬元,增長0.5%;契稅完成4535萬元,增長2%;專項收入完成2945萬元,增長45.6%;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完成1762萬元,增長37.5%;罰沒收入完成3524萬元,增長72.9%;國有資源(資產)有償使用收入完成4911萬元,增長72.9%;政府住房基金收入完成1950萬元,下降2.5%。
2.財政支出完成情況
全縣地方財政支出完成250377萬元,完成調整預算的100.1%。主要支出項目完成情況: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完成21183萬元(含專項補助,下同),增長29.3%;公共安全支出完成6888萬元,下降7.2%;教育支出完成62688萬元,增長0.2%;科學技術支出完成2526萬元,增長12.9%;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完成5872萬元,增長23.8%;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完成44156萬元,增長12%;衛生健康支出完成20111萬元,增長23%;節能環保支出完成3969萬元,下降56.3%;城鄉社區支出完成12767萬元,增長57.4%;農林水支出完成37015萬元,增長32.2%;交通運輸支出完成6073萬元,增長63.9%;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支出完成7952萬元,增長178%;住房保障支出完成8896萬元,下降12.6%;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完成2072萬元,下降37.6%。
經決算,2022年全縣財政總收入261656萬元,其中: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6975萬元,上級補助收入205249萬元,調入資金7260萬元,一般債券及再融資債券收入10729萬元。上年結轉收入1443萬元。全縣財政總支出261656萬元,其中: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50377萬元,調出資金1049萬元,上解支出2453萬元,債務還本支出5515萬元。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1272萬元,結轉下年支出990萬元。收支相抵后結余為零,當年收支平衡。
(二)政府性基金預算執行情況
2022年縣十八屆人大常委會第8次會議批準我縣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調整為65637萬元,政府性基金支出預算調整為109813萬元。預算完成情況具體如下:
2022年我縣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65826萬元,完成調整預算的100.3%,其中: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60701萬元,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收入764萬元,污水處理費收入273萬元,專項債務對應項目專項收入4088萬元。
經決算,政府性基金總收入114230萬元,其中:本級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65826萬元,上級補助收入892萬元,專項債務轉貸收入41000萬元,調入資金1049萬元。上年結余5463萬元。政府性基金支出101428萬元,上解支出78萬元,調出資金7260萬元,債務還本支出1056萬元,結轉下年支出4408萬元。收支相抵后結余為零,當年收支平衡。
(三)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執行情況
2022年我縣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完成42480萬元,社會保險基金支出完成35774萬元。社會保險基金當年結余6706萬元,年終滾存結余73141萬元。
(四)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執行情況
2022年我縣無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,國有資本經營上級補助收入11萬元,上年結余收入21萬元。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總支出1萬元,年終結余31萬元。
二、政府性債務情況
2022年市級批準下達我縣的政府債務限額為252100萬元,其中:一般債務限額79100萬元,專項債務限額173000萬元。截至2022年底,地方政府債務余額為241935萬元,其中:一般債務余額71684萬元,專項債務余額170251萬元。
三、財政主要工作情況
(一)全力挖潛增收,聚財爭資保發展
2022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影響、國家助企紓困減稅降費政策密集出臺及落地落實,宏觀經濟持續下行,面對異常嚴峻的經濟形勢,以財政十項重點工作為抓手,積極應對國家組合式減稅降費政策對財政收入的影響,通過拓渠道、抓收入、強爭取,既做到國家減稅政策落實到位,也做到財政收入征管到位,全力做大財政資金池,增加可用財力。一是加強稅收保障工作,確保應收盡收。2022年初,經綜合調研,印發了《稅收保障工作實施方案》,建立政府部門和有關單位依法協稅護稅的稅收保障機制。按照稅收保障方案成立6個工作組,深入部門、園區開展稅收保障情況摸排走訪,確保國家減稅降費政策落實到位,稅收征管到位。二是規范全縣砂石土資源管理,增加財政收入。本著“國有資源收益最大化、收費主體合法化和砂石土管理規范化”原則。縣政府出臺了《關于進一步規范全縣砂石土資源管理的通知》,構建“政府主導、部門聯動、群眾監督”的綜合監管體系,對全縣砂石土資源全面進行規范化管理。2022年,通過對建設施工、農林田改造提升過程采挖、堆放的砂石資源、河道疏浚產生的砂石資源進行集中處置,累計入庫財政收入5179萬元,有效彌補稅收短板,確保財政收入任務全面完成。三是盤活土地資源,增加財政收入。提高土地拍賣基準價格,堅持“向土地存量要發展增量,向優化配置要發展質量”,結合市場趨勢,對縣城區、濱河新區、太白山旅游區等區域土地出讓價格逐步提升,實現了土地出讓收入的較大幅度增長。2022年我縣土地出讓成交量在遠低于2021年的情況下,實現土地出讓收入60701萬元,較上年增長8.3%。四是向上爭取財力性轉移支付實現新突破。全年爭取財力性轉移支付資金11.3億元,占全縣爭取資金完成數49.9%,其中:爭取支持基層落實減稅降費和重點民生等轉移支付,均衡性轉移支付、民生兜底等多項轉移支付資金位居全市第一;爭取的基數性轉移支付補助12744萬元,同時這部分基數性轉移支付補助納入2023年財政預算財力,在有效緩解當年財政保障壓力的同時,也為2023年財政運行奠定了好的基礎。通過全力挖潛增收,全年完成爭取資金任務22.3億元;爭取一般債券及再融資債券資金1.07億元;爭取專項債券項目資金4.1億元;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.24億元,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較好的財力保障。
(二)精準統籌施策,穩住經濟大盤子
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導致風險挑戰增多,穩增長、穩就業、穩物價面臨新的挑戰。積極落實黨中央“疫情要防住、經濟要穩住、發展要安全”的政策要求及中省市《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》文件精神,綜合施策穩經濟大盤、穩市場主體。一是發揮財政資金撬動引導作用,專項追加預算安排資金1145萬元,靶向發力支持政府穩經濟22條措施落實,促進經濟增長。二是落實資金8079萬元惠企助企。通過新增產能流動資金貸款貼息,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、重點企業超產超銷專項資金等專項扶持資金,惠企助企,穩住經濟社會發展“基本盤”,為全縣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。三是積極落實減稅降費政策。全年落實增值稅留抵退稅17002萬元,通過大規模實施留抵退稅,實現向企業注入流動資金,激發企業生產經營活力,促穩定、保增長、穩就業的聯動效應明顯;為支持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發展,促進工業經濟平穩運行,全年緩繳稅款4673萬元,實現放水養魚、涵養稅源。四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。投入1472萬元支持文化旅游產業建設,引領文旅產業融合發展;投入10217萬元支持眉鳳路、文體中心、常興火車站站前廣場、農村公路“最后一公里”項目、老舊小區改造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;投入2036萬元對重點企業實施獎補,支持招商引資工作,持續優化營商環境,支持實體經濟發展。
(三)持續優化支出,堅定不移保民生
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50377萬元,其中民生支出達217862萬元,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7%,“三保”支出有力有效。一是保證人員待遇按時足額發放。年初預算優先保證工資支出預算不留缺口。預算執行中,因政策變化,克服財政收支矛盾突出的現實狀況,籌措資金19775萬元,安排兌現鄉村教師生活補助,為全縣機關事業單位財政供養人員發放2021年目責獎,同時按照上級要求,對2022年目責獎2/3部分納入工資逐月發放。2022年初全面提高村基層干部待遇,全年累計發放村干部待遇1615萬元,較上年增長18%。二是足額落實民生配套資金。全年落實民生配套資金82339萬元,保障教育、醫療、社保、文化、生態環保以及“三農”發展等基本民生領域支出需求,切實增進民生福祉。三是疫情防控保障有力。籌集資金5636萬元專項用于疫情核酸檢測、防控物資設備采購、隔離酒店征用、防控人員補助、公共衛生體系及重大疫情防控能力提升,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堅實的后盾。四是全力保障教育經費。全年安排教育專項經費21650萬元,足額落實國家獎(助)學金、寄宿生生活費補助、營養改善計劃等政策,支持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,保障教育公平和教學質量。五是加大社會保障投入。全年撥付農村低保、城市低保、重度殘疾人生活救助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、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、就業資金共計24329萬元,切實做好兜底保障,促進社會穩定發展。六是鄉村振興接續發力。嚴格落實過渡期內中省市縣銜接推進鄉村振興相關政策,持續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保障重點,2022年安排到位銜接資金7870萬元,總規模略高于2021年度水平,同時在資金安排中優先安排產業項目資金,促進鄉村振興。
(四)筑牢守牢底線,持之以恒防風險
一是嚴格執行“三保”范圍和支出標準,以及資金專戶管理規定,把財政供養人員工資、養老金發放、債務資金兌付支出擺在首要位置,確保不發生財政支付風險。二是強化工資、基本民生、鄉村振興等資金專項庫款保障管理,實時監測庫款保障水平,確保庫款規模處于合理水平。三是積極化解財政運行風險。針對歷史性原因,我縣財政暫付款規模大的問題,統籌一般預算和基金預算,全年清理化解財政暫付款20016萬元,嚴格控制暫付性款項總體規模,防范庫款運行風險。四是加強債務管理。建立健全債務閉環管理體系,風險預警應急處置機制,穩步推進各類債務化解工作。全年到期債務本金6571萬元、利息7548萬元,按時足額償付,隱性債務償還率100%。五是加強債券資金管理,緊盯“兩新一重”和國家支持領域,2022年成功申報8個穩投資、惠民生、補短板、增后勁的專項債券項目,到位資金4.1億元。六是積極開展財經秩序專項整治行動。從減稅降費、政府過緊日子、債務管理等七個領域,對全縣所有預算單位開展專項整治行動,切實發揮財政監督職能,嚴肅財經紀律,確保財政資金安全運行。
(五)深化財政改革,鍥而不舍促發展
一是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,制定我縣“三保”支出標準,建立健全科學完備、動態管理的預算支出定額標準體系,切實發揮支出標準在預算編制和管理中的基礎支撐作用。二是強化預算執行管理,實行財政支出進度分月控制,提高預算執行效率,強化專項資金、績效運行監控、預算一體化管理,庫款保障在合理區間,充分發揮《財政資金撥付申請表》及《財政資金授權支付申請書》的約束作用,督促預算單位規范預算執行,預算指標管理日趨完善。三是優化財政內部管理,重新劃定股室職能,強化預算績效評審、政府債務管理,提升財政管理和服務能力。四是成立縣財政金融風險化解委員會,持續強化財政金融風險防范的組織領導和推動實施。抓實債務防控,細化“借、用、管、還”政府債務管理,牢牢守住債務風險底線。五是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,全縣預算單位的績效目標申報和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工作全覆蓋,實現了預算和績效管理一體化,提高了財政資金使用效益。六是嚴格落實財政資金直達機制,強化直達資金管理,堅守政策底線,規范資金使用,促進養老、醫療、就業、困難救助及教育補助等財政直達資金6.34億元精準見效,兜牢兜實基本民生底線。
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,我們也清醒地看到,財政工作還面臨許多困難和問題,主要表現在:財政收入增長乏力、剛性支出不斷增加;政府債務居高不下、財政包袱日益沉重;?財政資金不足與使用效益不高的問題并存,面對這些困難和問題,我們將高度重視,積極主動作為,通過深化改革、強化管理切實加以解決。
眉縣人民政府網站版權所有:眉縣人民政府 主辦: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
陜ICP備07010879-3號 陜公安網備61032602000121號網站標識碼:6103260004
地址:眉縣平陽街146號郵編:722300